旭说会展,皆为原创
——只为适用人群提供阅读素材——
如何判断一个展会好不好?
我说一个最笨、最简单、最粗暴的办法:看展会最后一天的表现。
如果三天的展会,到了第三天中午,大家(包括展商和观众)都着急走,都不想呆了,都在忙着收拾东西离开,那么这个展会的效果十有八九不怎么样。
如果展会现场冷冷清清,在开展的第二天,展商就想走了。那么这个展会极可能是政府展会。
如果到了第三天下午四五点,展会现场还有很多人(甚至还有观众特地赶过来),展商也一直在忙,大家都舍不得走,那么这个展会一定是个好展会。
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我这个毛毛躁躁的说法?
我的一位读者给我发私信说,她去年在成都,准备参观一个展会(这天正好是该展会开展的第三天,也就是最后一天),到展馆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十分,没想到该展会已经开始撤展,不让进了。
我给她回复说,(这种现象对于某些展会来说)很正常,很多效果不怎么好的展会都是最后一天中午十二点撤展,企业着急要走(反正也没有观众来)。
而一些好展会,直到最后一天的下午四点,还有很多企业(展商)不愿意走,也有很多观众在展馆交流。
这就是差距。
一个好展会,展商和观众会珍惜每分每秒,甚至争分夺秒,他们恨不得利用好展会期间的每个机会,争取拿下更多订单,或完成他们想达到的展会目标。
一个好展会,对于展商和观众来说,三天的开展时间实在太短。他们常常觉得还有很多事没做完,还有很多人没有见到,还有一些细节做得不够好。
他们觉得“遗憾”,但他们相当满意。
他们来参展的时候充满期待、兴高采烈,展会结束的时候意犹未尽、依依不舍。这边展会刚结束,他们已经在期待明年的展会。
这样的展会,真是难得!
而一个没有效果的展会,因为主办方的“拉郎配”,导致展商无所事事,观众索然无味,彼此找不到结合点,最终完美错过。
一个没有效果的展会,展商坐不住,想早点走,观众不想来,来了就想走,“展馆”对他们丝毫没有吸引力。
别说最后一天,如果效果不好,展商可能第一天下午就想走,七匹狼都拉不住。
这样的展会,他们下一届还会参展吗?
我看——玄!
——您就是传播的力量——